|
前言
LZ想去德国由来已久,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延至今。现在工作N年(N>4),并且工作跟学的专业毫无关系,大学那点早忘光了。下定决心决定去德国后,开始准备德语,和APS审核材料。今年1月中旬递出材料~之后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等待通知,因为当时递材料时告诉我差不多再3,4月审,我就等啊。。等。。4月快过完了也没任何消息,于是急了,前后发了2封邮件询问。终于得知大概会在6月审核。(后来发现这个时间他们也是估的,我实际审核时间是5月下旬)之前我不确认时,就天天在论坛里刷,估算审核时间,结果后来发现跟我估算的比较一致。
复习作息
我定下复习计划后,算了下全部看完并掌握大概需要一个月,就裸辞了,然后每天用参加高考的状态开始复习,好久没这么看过书了,现在回想起来好想哭...每天早上起来8点过开始看,中午吃个饭,稍微休息下,下午又接着看到4,5点,然后锻炼。每天这么,当然偶尔开开小差,看一会书就上网玩半天,或者睡个半天..但基本上每天都保证摸下书,娱乐也少,赶脚生活很枯燥。。
复习计划
1. 前期:由于我英语不错还比较有自信,就没参加任何培训。加上我一直觉得DIY比较好,就自己基于成绩单和大学科目,做了一套复习笔记。。
我的复习计划是这样的,在离审核还有一个月(我估计的时间)的时候,我开始每天做日程计划,粗略规定了复习需要的时间--比如8-9点干嘛,9-10点干嘛,但没有具体到每一科。后来随着时间接近(这时也接到审核部电话通知了),就换了个计划本,做了个倒计时,每天提醒自己还剩多少天。同时也会看看德语。
2.中期:到离最终日期还有2周的时候,我就不看德语了,全部看专业。详细计划是这样的,我把成绩单上(至少20多门课)课程都划出来,首先排除了马列邓论体育之类的公共课,把专业课和非专业选修课做了一个表,按顺序竖排都编上号。重点科目(和不熟悉的科目)打上标记。表的横排是时间,详细到天,这样就可以看出,每天复习了哪几号(哪个科目),这个科复习了几遍。到哪天这个科目应该复习完。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到离审核的最后一天,应该所有科目全部复习2遍,重点科目看三遍。(后来发现是基本做到了,80%的科目全部2遍以上,10%的复习了3遍以上,10%复习了1遍)
有了这个计划做指导,我的复习就比较有规律,而且每科都照顾到了。我复习的重点是:语言学,文学,国家社会文化,贸易基础,毕业论文。
我最头疼的科目是:贸易基础,国际经济法和日语,这几门感觉都很死板,还有很多细节知识点,而且都是我不喜欢的科目。
另外我还有几个莫名其妙的选修课,什么生态环境学,也都找资料看了,汗。
3.审核前:
审核前看专业知识点细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一般情况你肯定看不进,审核前我做的事是,把所有知识点概括出来,用单个的词或者记号来概括。
比如英美文学,我概括的是:
Middle age, Chaucer, Canterbury
Renainssance: W.S; C.M;
17th: Milton paradise
18th: Buyan....这样的mark
等等
这样就能在看到记号的瞬间回忆起自己复习的内容,然后阐述出来
审核前还有一点,就是重温一遍自己心仪的学校,因为我联系学校比较早,也都有邮件来往,学校给我发过当地生活情况细节的PDF,加上之前去过德国实地考察,所以对情况都比较了解。这点其实也很重要。
学习材料的来源
渠道:
1.从论坛的前辈提供的下载拿到的
2.在网上搜出来一些~~
3.实在没有的课程,就从wikipedia里面找,找完了自己整理
4. 毕业论文:我很幸运的是毕业那么多年,还把当时写的毕业论文找出来了,因为邮箱一直在用,结果进去搜到了我当时寄给导师的全套论文,改的好几稿都有,开题报告什么的都有,很幸运,这个帮了大忙。
复习笔记:
1. 电子版的,我把网上能找到的材料全转成PDF,放到平板电脑里随身带着,断网看。这样就不用开电脑,因为一开电脑就看不进去,想玩其他的了
2. 纸质的笔记本,被我记了厚厚一大本,写满了,主要内容还是跟电子版一样,但是我复习后,自己整理在笔记本里。始终觉得自己写一遍最好,加深记忆。
复习期间的娱乐
复习期间娱乐也很重要,把自己逼太死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但娱乐要有当,最好还要跟专业有关,所以复习期间我的娱乐是..........
1. 上论坛看别人的经验,励志。
2. 看BBC纪录片逃避现实......
3. 刷微博
奇怪的是复习时玩瘾特别大,而考完了反而一点不想娱乐,这是什么毛病
开始审核
之前看到很多贴说审核部工作人员如何不耐烦或者如何态度不好,我感觉我运气特别好,从最开始通知我面试的MM,非常客气,我提出时间不太合适,一直跟我说没关系的,可以帮我安排换时间~~到后来审核当天遇到的2个考官也感觉很亲切,所以一直对审核部没任何鸭梨。
终于等到审核的那天了!我是在北京审核的。心情是期待多于害怕,好奇多于紧张。另一个是因为工作原因,曾经常去那栋楼,所以对环境很熟悉就没啥压力。所以建议人在北京要审核同学可以没事干去那溜达溜达,培养对环境的熟悉感。那天通知8点到,我7点20到,走之前喝了大杯咖啡,又去星巴克继续喝...导致后面面试相当亢奋...
当天8点左右跟其他人被领到会议室,先填了信封,然后拍照,签保密书。然后就坐等被叫号,我感觉会议室气氛很压抑啊...周围很多人都一脸,但我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心情压抑只能给自己审核徒增困扰而已,没任何帮助。
考官一个个过来叫号,感觉人还都挺好的,看到气氛压抑还开个玩笑,问候大家,但大家基本紧张得没回应()
后来一位灰发Frau过来叫我了,我跟着去,先存包,然后被告知有至少20分钟做题,被领到隔间开始笔试,内容不透露,真的好简单,之前看经验贴没法想象多简单,做了才知道,只要上过课基本没压力地就做出来,做完后就坐那翻字典玩....然后被领走到面谈室,做笔录的是个亲切的红衣老爷爷,面试的就是灰发女士。现在想起来面谈内容也超级。。简单和轻松。
灰发女士先问我想用那种语言,我说我递交了德语学时证明,可以用德语自我介绍,英语主要讲(从论坛上看到的做法),灰发Frau笑了说:好,那我们也用德语介绍自己。然后说,该你了。我就用德语说我是哪里人啊,在哪上的大学,学的内容,工作情况,为什么想去德国留学,留学准备金是多少。还有婚姻状况。
然后开始讲计划,Frau也照例问我为啥想去德国,学习计划,有没有想去的学校,因为这点我研究很久了,就blah blah全都把细节说出来了。老爷爷和Frau至始至终一直在微笑。
后来开始讲专业我的德语就不够用了,于是改用英语,我准备了那么久正准备蓄势待发呢,结果灰发女士看了成绩单,微笑着问我:你已经工作这么久了,还记得上了哪些课吗?你喜欢哪些课?纳尼。。。尼。。。。。。。。。。。。。!!我都准备好让她冷酷的抽出一个冷门课然后我开始把复习已久的知识全部倒出来,blah blah地阐述呢,结果,这样我有点傻了,就只反复吐了几个我还记得名字的课,复习充分的课程名字被这么一问突然惊吓了。没想起来,Frau听了我反复说的一个课程名,就接着问,你这门课是怎么上的,学到了什么................都没问我知识点,我就很主动的告诉她,这门课有什么知识点(复习了那么久不能白费了!),上课形式是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问了几个专业课,接下来就讲论文,这也是我看的最久的一门之一,然后我几乎给他们把论文结构全背出来了,到后面时间好像快到了,Frau说本来该讨论下我做的题的,但没时间了。不过很感谢我今天的表现,结果走的时候感觉也特别客气,我们互相都说了好几个谢谢,然后她送我出门~~去叫下一个人。
结束
这就是审核全过程,总之感觉就是,没问任何专业细节!我苦苦复习了一个月啊一个月!我背了那么多文学典故代表人物,贸易词汇,专业知识甚至强力突击了日语,全都没有用上!
但后来我爸安慰我说,如果你之前没有复习那么久,去面试就根本不可能有那种自信,他们一看就知道。好吧我感觉欣慰了。之后觉得肯定能过,就没上网刷页面,第三天晚上突然想起了,去查到成绩,意料之中通过了,后来领证书,看评价是Sehr gut 开心~嘎嘎。
对审核的感觉
我觉得审核不难,关键是,态度很重要:你到底有多想学?有多强烈?你如果只是想混过去,那么应该不可能,如果只是敷衍,也一定会被挑错。只有全力以赴去做,这样周围的一切才会帮你。审核不过是留德的一小步而已...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