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笔试的经验,正好昨天我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借此机会把口语的心得也写一下。意料之中,我考试过了,毕竟300的满分,只要180就算pass,过还是有信心的。但是也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就是口语成绩,所以在此分享一些。
口语流程介绍: 上午笔试结束,考官会告诉你分组。言下之意,中午半小时吃饭,你们自己就可以先熟悉起来了。下午考试开始,有一个准备房间和一个考试房间,准备房间里有30分钟的准备时间,第一对进入准备房间,拿到题目,有纸笔,可以打草稿。30分钟后第一对进入正式考试房间,同时第二对才可以进入准备房间,拿到考题做准备。(第三对还不能进去准备房间,只能在走廊里等) 考题分为3部分: 1. 自我介绍(对话形式)。姓名,年龄,来自哪里,家庭,学德语多久,就这么多固定的话题。这部分是对所有B1考试固定的,我觉得所有场次的B1考试,第一部分完全不会变。因为虽然中午休息和准备时间里,两人早就可以相互认识,但那些都是非正式的,是私下备考而认识的。从正式考试视角来说,这一对人还不认识!要呈现出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这是后面2,3话题进行的基础,形式必须走一下,逻辑上才讲得通。否则如果直接来一个etwas planen,我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开启话题? 我如果直接Hallo Jan,那有很奇怪,你怎么知道他名字? 从正式视角来说你们还是陌生人啊! 2. 两个人各自拿到一张卡片(一个主题的正反两个观点)。两人各自告诉对方,自己卡片上写了什么,然后对话,说说自己对此的看法,是否同意卡片上的观点,为什么,以及对对方观点的反应。 3. Etwasplanen的对话,固定套路,时间,地点,交通方式,做什么准备。这个不管是老的15套卷子或是现在新的题型,都没有变。
我的个人经历: 我的partner是一个爱尔兰人。在德国工作生活了26年了,德语水平妥妥的C2。我当然很奇怪为什么他现在才来考试,而且只考B1?他说由于脱欧,他需要至少B1的证书,才能留在德国工作。典型的满级大佬横行新手村。 关于考题,第2题是关于收集的。我的卡片上,一个人说他不喜欢收集,很多人收集玩具,邮票,又贵又浪费时间。而Partner的卡片当然相反,说收集很有乐趣。第3题是我们要去机场接一个共同的朋友回国,怎么去,叫谁一起去,准备一个惊喜给朋友。 接下来要说一下出乎我意料的事情了,这次口语我的成绩是满分... 首先我要郑重声明,我绝对不是显摆或者装B,我自己有多少斤两还是清楚的。零零碎碎才学了8个月吧,水平能有多高各位自己可以想象。很多考B1的人应该很难表达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我也一样。说话支支吾吾,而且肯定带有语法错误的,另外考试的紧张也会让自己水平打折扣。满分怎么可能??!!如果真有那满分的水平,我早就考更高级去了。如果我满分,那和我搭档的哪个爱尔兰人,岂不是要直接上天?但就结果而言,我就是满分。 现在分析,我似乎找到了满分的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国内的钢琴考级吧,很小的孩子去考一个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业余三级,优秀的也是一大把。真的弹的那么好吗?当然不是。但是给优秀能鼓励孩子兴趣,吸引更多人来考试,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这是初级别的考试,就算送给你业余三级的证书,高考也不能因此加分,换言之发证机构不用承担任何后续法律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个B1考试也是一样,来考了,能就这主题支支吾吾说出点东西,就是满分。
个人建议: 1. 这是考官明确跟我们讲的。“你们是对话,你们所有的话都是说给对方听的,不是说给考官听的,考官只是从旁考察,请当我们不存在!”这一点很有必要,各位警记。 2. 尽量简单,不要画蛇添足。比如我的自我介绍,“我叫XX(中文),你也可以叫我Tom,因为我知道中文很难发音”。我当然想尽量展现我的德语水平才搞这么复杂,但是效果并不好,卡壳了,而且带有语法错误。哪怕我在准备的时候都想好了怎么说,考试紧张会忘的,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尽量简单,“Ich heiße XX, wie heißt du?”,结束。 3. 听不懂对方的话,就说wie bitte?不要害羞,考官会判断,是对方发音的问题还是你听力的问题。另外考B1的人交流有问题是非常正常的,能问出wie bitte也是你的能力的展现。 大概先写这么多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进一步问题欢迎回帖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