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日语专业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但还是想记录一下审核的相关信息,万一哪天有同专业的后辈来,这个可以作为前行的踏脚石之一。
本人信息,国内排名前十某985高校的冷门日语专业大四学生。在大三下的暑假准备好审核材料后,于7.10日递交材料,由于疫情实施自行预约制度,我于审核前一周预约了9.23日的面审。整个准备时间2个半月不到。
我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大佬请自动忽略)
第一阶段,时长一周,我把自己的课程按照professional basis course,professional eletive course,public required course(马哲,思修etc.),public elective course四大类。重心放在第一,二大类上。这一周,我主要把第一二大类课程的教材,老师发的资料,笔记按照目录过了一下。按照自己掌握的程度,对其难易进行了分类。重点是在给自己留下个印象,知道讲了啥,重点是啥,不懂的有些啥。
第二阶段,7.17到9.10,这段较长的时间,我用来进行详细的框架搭建与信息补充。注意,根据上一周的目录,挑几个最重要的,每门课整理个3个知识点左右就差不多啦(别看着少,这三个知识点是一定要讲清讲透的。一个定义,一个例子,不同定义的对比及其延伸的点都要看等等),再就是不同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啥?学到了啥?自己都要想一想。
像我们大四的娃,可能会被问毕设啥的。如果想偷懒,审核官问,你就说咱们还没开始毕设,下学期再搞。(大佬请忽略)
结构建议采用总分总式。一般来说,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5~10分钟。其余的3分钟左右即可。(不过,这只是你讲出来的量,有些延伸点你不用讲,但要准备着以防审核官突然发问。我记得我日本历史准备了4页双面打印4A纸,但我讲的也不过2页。)
工具:ipad,Chrome,wikipedia,xmind,google翻译。(谢谢wikipedia和xmind,亲妈啊)
避开雷点:小众专业,你不要挖太深拔太高。三个知识点讲得像一篇论文。可能你懂了,但不一定讲得易懂。审核官不理解,一再追问,你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就很尴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