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德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80|回复: 2

德国马普所博士奖学金申请感想和经验

[复制链接]

2

主题

37

帖子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发表于 2022-4-11 2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已经从德国马普信息所毕业,在申请博士和读博士期间对申请德国博士职位有一些感想和经验,就开始写这篇文章给后来人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首先,我个人不建议去找中介申请,因为中介在其中真的什么事情也帮不了你。如果中介帮你写文书的话反而可能会害了你自己,模板申请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有些人(比如我自己)会直接删除模板申请无论申请者有多优秀。其实也就只有你自己可以认真写自己的申请。

德国马普的博士职位资金来源可以大体分为三类。

(一)导师的资金。

马普所的各个大研究组都有且只有一个很有钱的正教授,以及若干个可能有钱也可能没钱的研究员。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教授或者研究员,只要有钱招学生,那么招谁就都是自己说了算。简单说,谁出钱,谁说了算。如果你够优秀,可以直接申请他们自己放出来的职位,一般这种职位都会放在组的主页上,并且会说明需要那一个方向的博士生,工资具体会给多少等等信息。但是这种职位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特别是大教授的职位会有很多人去申请。申请的步骤为:

- 发申请。看到职位放出来,就按照要求写申请材料,多研究一下对方的研究方向,最近发表的论文和职位中的对工作的描述,有针对地写申请。因为导师们平时都很忙,招生工作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所以对职位申请邮件的处理级别是比较低的。所以申请材料肯定要足够亮眼让人能够看下去。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倾向,有的喜欢成绩好的,有的喜欢有工作经验的,这就看运气和契合度了。

-或者发邮件。如果没有职位放出来,而这个导师你很喜欢,那么也可以发邮件进行陶瓷,和去北美申请差不多的。我作为一个博士生都会偶尔收到一些陶瓷信,可想导师们会收到多少。模板申请文是很容易辨认的,因为这种申请往往可以稍微改一下就发给别人,所以很有可能被直接删掉。当时申请博士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国教授的主页上写着他经常收到一些不走心的陶瓷信感觉很不开心,因为指导一个博士生是费心费力四五年的事情,而申请者却不愿意花一点时间看看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

-面试。如果过了第一轮申请,一般都会组织一个面试,可能是Skype的也可能是人到组里。如果是邀请去组里面试那么机会就非常大了,只要不是表现太差都没问题的,这里说一下这种on-site的面试。这个面试的目的是两方面的,第一是面对面交流更容易看到申请人的研究潜力和个人的素养,另外也让申请人具体了解一下这个组是在做什么的看是否自己喜欢。所以面试的流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申请人做一个演讲(presentation)+问答,一般半小时或45分钟来讲一下自己之前的工作和经历,然后第二部分是和组里的人进行一对一的meeting(一般每个人半个小时)。如果meeting的对象是组里的学生就不用太紧张,这种meeting的主要目的是双向了解。一般流程是组里的学生会介绍自己做的项目,然后申请人会针对项目问一些问题。有一些申请人也会直接问组里的学生老板怎么样,假期有多少,在这个城市生活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问学生的,目的在于让申请人了解这个组的各个方面,以免以后来了后悔。但是要注意,其中一定会有和未来导师的一对一的meeting,这个就是整个面试是否成功的关键了,因为导师就是唯一可以决定是否录取的人。导师会问什么都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我自己的导师曾经给我一个他的问题列表:

(1) Introduce yourself

(2) About your previous work, what is the project(s) about and which part was done by yourself

(3) Details of your previous paper/work

(4) Ask if there is any question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5) The lecture and the score, what is the lecture about.

(6) What i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7) Why you think you ar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is position: From the employer side, what can you bring to them. (Not general, specific for this position)

当然这个列表只能当作一个参考,但是有些问题确实会被经常问到。最后两个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可以不够那么优秀,但是你可能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

-最终决定。和北美申请不同的地方是,欧洲的博士职位如果是从导师的funding中出钱,那么决定权完全在导师个人。所以,欧洲博士申请的条件没有统一标准,全凭每个导师的个人喜好。一般不会太久导师就会给申请人发邮件告知最终结果。

-奖金额度。一般在职位的广告上就会给出来工资是多少,如果是通过陶瓷得到的职位,就一定要提前问一下导师打算给你多少工资。工资太少就不要去了,真的没有必要的。这种职位都是给工作合同,享受工作者的福利,包括带薪休假,失业金,产假和孩子的补贴。

(二)马普奖学金

马普所有自己的奖学金IMPRS(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一般在各个马普所的主页上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我自己就是拿的这种奖学金。这种奖学金是马普所出钱,申请成功之后可以自己选择跟哪个导师。我曾经所在的马普所每年有两次这种奖学金的申请,并且没有名额限制,如果申请人都很好就可能多要几个人,如果都不好也可能这一波都拒掉。申请流程为:

-发申请。根据官网公布的材料清单写好申请发过去。所里的秘书会把完整的申请材料发给所里的导师们,然后导师们建议招哪些人过来面试。我并不清楚这一步中秘书会不会因为一些硬性的指标而直接刷掉一些申请。申请表格上可以填写自己倾向的导师,但是这个不算数的,只是一个倾向。

-陶瓷。因为申请人是否能够去面试取决于两件事:申请人的优秀程度和有没有导师想要这个申请人,两者缺一不可。在你无法提高自己的优秀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对一些导师的陶瓷来增加自己去面试的几率。你可以给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发邮件,提醒他说你已经申请了这个奖学金,然后对他的研究很有兴趣,想做xxx,等等。一定是要真的有兴趣并且表达出来,而不是只说一个interesting就完事了,这个时候还发模板陶瓷的话就是有点傻了。

-面试。筛选完成之后所里的秘书就会发on-site面试邀请。一般每一轮不会超过七个候选人过来面试。面试流程和上面说的差不多,也是一样做一个演讲,然后一对一meeting。但是这里的演讲是针对全所的人,而一对一的meeting是和那些对你有兴趣的组。我当时面试的时候总共和三个组的9个人有一对一meeting。这个过程同样是双向了解的过程,导师希望了解候选人的潜力,也希望候选人充分了解研究组的情况。顺带一提,面试的费用是全程报销的,我当时是从在北京坐机场大巴开始到最终回国,中间所有的费用都报销。

-最终决定。最终结果出来之后,所里的秘书会发送offer或者拒信。如果拿到了offer,此时申请人可以决定自己要跟哪一个组的哪一个导师。这个导师一定是在你面试过程当中有过一对一meeting的,并且这个导师也愿意接收你作为自己的学生。

-奖金额度。目前的(2018年)我待过的马普奖学金为半职工作合同+固定bonus=2800欧元税前,约等于全职TV-L E13。扣税(包含所有的保险养老金)之后单身人士可以拿到1900欧元左右。这个奖学金的特殊之处在于给的是工作合同,所以同样享受所有的工作者的福利,但是没有达到拿德国蓝卡的工资条件。这个奖学金有一个限制就是最多提供四年。我本人读博五年,最后一年是导师出钱。

(三)第三方奖学金

除了我所了解的上面的两种资金来源,还有很多各种第三方的奖学金,比如DAAD和CSC。我对这些奖学金的具体申请并不了解。我个人建议申请的时候看一下所有的条款,以及奖学金的性质,是否包含一些工作合同的福利。


以下说一下我在读博期间看到的一些申请者所引发的感想。

首先,不要发模板套瓷,浪费大家的时间。我经常会收到一些来自于某国的大学生的实习申请,一律全是模板,连title都不换一下的,直接就是“Dear Sir”。有的人会替换title,但是仔细一看也是模板,因为只要修改其中的一句话“I am interested in your XXX”就可以直接发给另外一个人了。模板申请可能会被删掉,因为一个好的导师会收到很多很多很多的陶瓷申请,不走心的海投是一个负面的印象。

不要用错title。最差的情况是无论发给谁,都直接写Dear Sir,真的很想让人删邮件。马普所每个组一般只有一个正教授,其他都是researcher或者group leader。教授就用“Prof.”,而没有教授头衔的就不要用这个, 一般就称呼为“Dr.”就可以了。具体应该称呼什么看导师自己的主页,看他/她自己称呼自己什么。换位思考一下,搞学术的这帮人为了title,啊不对,为了科学奋斗了好多年,一直期盼着哪天能拿到职位,然后你直接给对方按上了,对方心里会很不舒服。

不要试图表现自己很完美。如果你表现出自己哪里有缺陷是很正常的事情,尝试去表现完美很多时候只会弄巧成拙,因为对方会一眼看出来那拙劣的表演,你要记住的是对方比你有经验得多。我遇到过有的申请人说自己会这个会那个,其实什么都不会。也有遇到过有一个申请人来面试,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为了表现自己很懂,在听了一半问题之后抢着回答,反而造成的印象不好。你只需要表现得从容自信和不卑不亢,一定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觉悟。

知道自己为什么读博。指导博士生对导师来讲是一门生意:导师需要费心费力费时间指导学生,学生帮导师实现一些想法发论文。然而,指导学生对于导师而言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甚至还不是重要的那部分。而有明确动力的学生才会发挥自己的所有能力去解决那些小问题并且还能做出意外惊喜。所以学生自己清楚知道为什么要做博士生,为什么做这个方向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导师很想知道的。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为何读博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读博几年,工资不高还很累,读博原因是很关键的动力来源。我见过有的申请人表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哪个研究方向都行,导师说让干啥就干啥,而这种是最差的答案。

不要造假,不要尝试说谎。如果你把别人当傻X,你就是个傻X。呆呆傻傻的导师是不存在的,你面对的导师的招人经验比你自己多得多,想完美撒谎是非常困难的。而一旦对方发现你有欺骗行为,那么就会对整个人有很差的印象。反而,诚实认真地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赢得对方好感,你认为的自己的短处可能导师根本不在乎。


我是怎么申请的。我尝试过申请导师直接发布的职位(全部悲剧),也陶瓷过,也海投过,也发过模板,也表现过自己不该表现的地方,走过很多弯路,痛苦过,怀疑过。最终申请马普奖学金成功,然后选择了自己的导师。


本人不提供硕博咨询服务,我也无法告诉你被录取的几率是多少,也没人可以告诉你这个几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2-7-18 1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申请马普所有无paper要紧吗?去萨尔读硕对以后读马普所博有帮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8-1 2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收获,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二维码
更多实用德国留学信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51deguo官方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本论坛为德国留学官方讨论、经验分享论坛,请勿在本站发布非法、色情等不良信息,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德国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20:42 , Processed in 0.0277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论坛建议或合作请联系管理员邮箱:admin@51deguo.com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