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容易准备的一个部分。一共3个大题。主要的技巧,参考书都是第一推荐用同义词转化(SYNONYM)和句式改写(UMSCHREIBUNG)的方式解题。这也是歌德学院C2考试的一种题型。举个形象的例子,原文表述为mangels Zeit,若对应问题的选项中有表述die Zeit ist knapp。则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同义词转化和句式改写是任何一道阅读理解题都能用得上的方法,当然理解能力是最根本的,偶尔也会出现主旨题。德福阅读理解题有别于四六级最大的地方就是所有题目都是严格按照文章顺序走的,并且每道题在文中的区间是互不干涉,各自独立的。所以,不需要在选定一个答案之后,在之后的阅读中进行更改,只需要在固定区间里理解文章就可以。
第三大题难度就比较高了,说是判断正误,但是却有三个选项,Ja, Nein, Nichts dazu gesagt。Ja还比较容易判断,文章有一般会直接出现。但是Nein和Nichts dazu gesagt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让人迷惑了。包括歌德的老师也会经常做错,然后和同学争论的时间下了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结论,Das ist die TestDaF Logik.其实这个老师也没什么LOGIK~对于这两者的判断,我们再的妇科上会降到非常多使用的判断方法。比如说,Nein,一般在文中会直接给出与之相反的表述,当然有时这些相反的表述会隐藏得非常好,以至于你选择Nichts dazu gesagt。对于第三大题,大家得有一个主题意识,比如说,选项的表述是大学生厌学情绪,而原文中是大学生逃学现象,这两者很明显就是不对主题,这时候就得选择Nichts dazu gesagt,而不是Nein。虽然有时候可能也会有例外,但是比较主题是区别Nein和Nichts最好的方法。但是有时候出现的题目,你看了答案之后会让你不知所措。还是以上文为例子,原文:大学生厌学情绪。选项(给个有点恶搞的):古代大学生厌学情绪。这个时候就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是否是Nichts,一般来说Nichts可能性比较大。是不是听着觉得很难啊,没错,就是很难,而且有时候很难理解。因此第三篇文章必须多做,培养自己区分的能力。具体的Tipps还是以同义词转化和句式改写为主。
听力
唉,最心痛的一部分,其它部分的成果被这一部分毁于一旦。。。
听力一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是以校园场景为出题来源,别以为是四六级那种SB对话。在这里需要我之前提到的对于校园场景单词的积累了,否则第一大题你一定会一筹莫展。例如:有时候会谈到Service-Paket,不了解的人听到根本就是一团雾水。。。第一大题大致8题目,然后你记录下每一道题目相应的关键词作为答案。例如:一位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如何使用,然后去咨询图书管理员。这两个人之间就展开对话,然后你进行解答。题目为:Welche Unterlagen muessen gebracht werden. 然后你就只需要记关键词就可以,不需要整句写,例如:Studentenausweis. 大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速记能力,否则第一大题来不及记录就完蛋了,因为第一大题只念一遍。很多学员都抱怨第一题是最难的,“老师,我如果再听一遍肯定都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