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背景,是为之后的扯淡背个书:北京大学,大四,财政学专业,去年十月份递的材料,今年五月末才申(中间的各种bug就不讲了…泪目),一战过,GPA不忍直视(不是在谦虚,这辈子唯二的两个六十分就这么光荣的在大一大二实现了,还都是学分占比最大的两门数学课,谢谢党和国家那个时候没有放弃我…当然不好的部分也就集中在数学课上,专业部分还是学了一些干货的),但是也不会叫自己学渣,毕竟这六十分的战果也是拼尽全力才一点点挣回来的,姑且就叫学酥好了…所以芸芸众生里面我也就是个普通人,对于还在煎熬aps的各位来讲,我倒是一个还算有价值的参考对象。
准备aps,或者准备任何一场以考察能力为目的的笔试面试(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应对不是靠简单的背和记就能完成的),就跟准备一场战役一样。第一步永远都是分析这场试的目的和他的特点。对于aps而言,摘抄下官网的介绍:“审核部负责审核预备赴德留学的中国申请人的入学资格和学历真实性”,“考官还会根据您学过的其他课程问一些相关问题。您不必将学过的知识全部忆述出来,但应能够证明您确实学习过这些知识。审核面谈不涉及您将要到德国学习的专业,而只涉及您在国内所学的知识”。以德国人鸡毛的性格,如果他明确说了一个事情,那这个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不会有其他的变动(不要问我你怎么知道德国人鸡毛,筒子们你多跟德国人打打交道你就知道了,都是我的血泪攒成的经验…)面谈时间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钟,其中自我介绍和或多或少的签证问题(不会没有的…且不说签证问题实际的意义,面官们总得先跟您找个话题聊起来吧…这个部分有什么门道先按下不表,之后会细说的)至少会占掉几分钟,就按五分钟来算吧;之后还剩下二十分钟左右,按照三门课(或者按知识点算最多最多四五个知识点,不要小看面官,虽然平均年龄可以当你爸爸,但人家的思维清奇且跳跃,面试的过程还是比较活的),这么一算一门课或一个知识点平均也就是六七分钟甚至更少。分析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样你就知道你之后的准备到底要细致到什么程度了。看帖子的人先暂停下哈,你可以先拿自己的英语试试,随便想一个什么话题,你看看让你讲六分钟英语你到底能表达出来多少中文的意思…再加上磕绊的时候,不流畅的时候,啰嗦的时候,脑子卡壳的时候,筒子们不用想着六分钟能说出来点什么宏篇大论,多数的时候是能把一些基础但又比较关键的概念解释清楚或者再举个例子说明就完事了…再加上上边引述的官方指导里明确说明不用将学过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所以说,准备的时候准备一大堆之前上课时候用一节课讨论都讨论不清楚的,各种前沿的先锋的问题,您可以放心的撇到一边…如果你一直死磕这种内容,有两个后果:一是你会浪费很多时间,这么复习一门课花上一个礼拜都是有可能的;二是会很影响您的心情,其实这才是最严重的结果。面试最忌讳自乱阵脚,一旦准备面试的过程发现了自己学渣的本质,影响了信心,那在台上的高压环境下出乱子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当然您要是学霸,讨论这些问题三言两语便能拆解出来问题本质和自己之前做的什么什么高端论文,那您可以出门不送了…这篇文章境界不到您那…)因此说到这,筒子们应该也就懂了,准备aps的策略应该是宜广不宜精,主次鲜明,重点清晰。量化一下:一门基础课认真准备的时间不用超过两天,一门任选课(其他乱七八糟的课)认真准备半天至一天就好了。
以上是一般战略,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微调。大的方向不会差。定了战略方针,咱们深入到战术层面。
在具体的准备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我也不多加评价,只是把自己的准备方法放上来供筒子们参考。
既然aps是面试,所以即使在准备过程中是拿笔头子在总结的部分也要考虑到最后面试的需求。这个思路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帮你分得清主次的方法。举个栗子,筒子们知道面官喜欢宠幸几类课:分特低的;分特高的;看起来洋气的…所以对我来说,我的数学课们(还得加个们字…捂脸)那简直就是一群定时炸弹,包括高数、现代、概统在内的一众大咖,最高分78,最低分60…所以很有可能进入面官的法眼。但是,BUT,HOWEVER,这些课面官就算真想问,他能怎么在面试中问数学这种课呢…无非就是我写几个公式几个概念,最多给他演示下怎么证明一些基础的定理啥的,所以这种不适合面试时候问的课,即使我是这种鬼成绩,还是仅仅准备了一些基础的简单的定理公式(后面的内容就算真看也最多是一知半解别说给人家解释了),一本高数书几百页,我准备的内容在前十页全能找到…结果也是不出所料,不仅最后面官没问,我看他对我这些课连在成绩单上划都没划出来…因此这个经验推广一下,一些技术性的课程(只适合用笔写写画画的,不适合讲出来的课)都可以只用大概准备。实在不放心的筒子们,你们反向思维一下,就算你实在不放心准备了一大堆,你怎么拿语言给人家解释出来这么多问题?如果你在台子上解释不出来,你准备了这么一大堆和没准备又有什么区别?面官老油条们肯定也知道这种课很难问出来干货,所以他们也是不太会主动帮你浪费时间的。
对于专业课而言,我的策略是将准备的时间分成两个部分,首先先用笔头子列出来每门课的重点,其次用来自己针对每门课模拟练习面试。
如何准备重点?对于全局统领类型的专业课,在经济类专业中就比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就我学的财政学而言,还有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此类的课程。对于这些课,需要从头到尾整理出来一个框架,不止是为了复习这几门基础课,而是给自己一个梳理整个专业内容的机会。在整理这些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整门课内部的逻辑,整门课是怎么展开的,有哪些关键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搞明白。对于普通的专业课,要做到不漏到一门课(这点很重要,你永远也不知道面官的口味和兴趣在哪…不要想着某门课他肯定不会问…在台子上懵逼的感觉不好受的…)在准备的过程中,虽说我之前讲了要以最终面试的效果为导向,但意思不是讲在总结过程中直接想着把之后面试时候要说的英语直接写下来,然后之后照着这个背。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如果在台子上面官没有照着你的思路走,或者自己跳跃了一下(比如我遇到的情况,在讲一门课的知识点的时候直接被打断然后跳到了另一个知识点),这种情况下要是只是把之前准备的稿子背了一下,很容易瞬间懵逼,导致反应不过来面官的问题,一旦卡壳了,给面官留下的印象是很糟的。在准备的过程中,只要你准备的到时候有可能会讲的知识点,一定要先理解!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知识点,坚决划掉…任何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都是面官质询的重点,一旦某一个并不太理解的知识点抛出来让面官揪住往下问了,很容易词穷,直接暴露出来你并不是真懂这个问题。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面官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候的心理情况:哪些知识点说哪些不说不是我们决定的,是这个小兔崽子自己决定的;他决定说的肯定是他自己觉得准备的好的;如果这些内容他都答不上来追问的话,可想而知其他他都觉得准备的不够的内容那得多烂;那这个人的学历是不是得怀疑怀疑…
当这些课的基本内容都梳理好了,知识点也都挑出来了之后,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模拟面试了。因为啊,你能写出来一个知识点和你能用英语没有偏差的讲出来一个知识点,这是两个事情…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你能给非本专业的人都能解释清一个专业的问题,那么说明你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准备面试…比如说我…这种方法适合以下几种人群:面试经验比较丰富的,对面官心理把握的比较好,可以自己设置出来难度不一角度各异的问题;思路比较跳脱,脑洞比较清奇的,很容易在不同知识点和课程之间相互跳跃,自己模拟效率也是更高。
在这个阶段,之前准备好的各门课资料就当备用了,不要常去翻。(憋打我,我不是在逗你)它的最大作用是帮你习惯之后面试的路子,给你在脱稿讲英语时候提供下心理安慰,帮你记录下每门课的思路和架构;然后就是当模拟面试过程中有卡壳或者哪部分逻辑连不上的时候看两眼。为什么这么讲,就是怕你习惯了在讲的过程中老是去看材料,太过依赖,到台子上不习惯手上没有东西了。我在整个模拟面试过程中只有第一遍整体的准备认真翻了一遍自己准备的材料,其他大多数时候都是脱稿进行。当然,手上不能什么都不拿,要拿的是你的成绩单,英语成绩单。最基本的是让你熟悉自己上的课的英语名…憋笑,很有用的,我在面试的时候面官大爷就直接看错了我的一门课,把Intermidiate认成了International,好在我已经把所有课名背的非常熟悉,所以马上就意识到了是他眼神的问题,严厉命令(小心翼翼求)他再翻出成绩单重新确认了一下;如果对自己课程的英语名不够熟悉,遇到这些bug很可能小心脏直接一抖,要是再紧张万一想着不会是自己有啥疏漏了吧,很容易会自乱阵脚。
其次,模拟面试的作用就在于模拟出来各种情况。在台子上,面官能允许你连续说话的最长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两分钟(要是你再说的磕磕绊绊那就更短了),我是用很快的语速讲一个准备的很熟练的知识点还强行阻止了他想打断我的意思之后,才勉强一气呵成的讲完了准备的很好的一个知识点,的一半…所以筒子们应该就知道面官到时候问的问题还是肥肠随意的,说不定你刚开了个头或提出了一个概念的名称准备继续讲其他内容的时候他都有可能打断你,让你具体解释下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所以在准备的时候要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没有任何打断的情况下可以完整讲下来一门课的水平,更不能习惯这种顺风顺水的模式。要让帮你模拟的小伙伴或者自己的脑子有意的中途打断,随时提问。并且对于这种问题要习惯拿例子说话,不要大段大段背概念。怎么给筒子们举个例子强调下呢,比如说有一个概念其实包含很多层的内容,你要是背概念(假如您的英语水平可以达到流利讲抽象概念的程度的话)可能讲一半就被打断了,面官可能还没听懂你扯得是啥(想想我上边讲的不是所有面官都学的是你这专业)但如果你用了一个例子说明,即使你这个例子只讲出了这个概念的一部分内容,面官也会觉得你懂得多,学得好,人长的俊(捂脸),反而效果会很好。而且,例子能很好的拖延时间…面官也更愿意给你时间让你举栗子玩,毕竟人家每天面那么多也挺无聊的…(再次强调,这些分析不是歪门邪道,不是瞎扯淡,而是面试这种考察形式本身的特点…当然如果您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准备的好谁来面怎么面结果都会好,这也是有道理,我不会跟您争…)
哎打字打这么长时间有点累…大概的思路就是这样,如果有哪块觉得我说的没道理的您大可自己去调整,自己创造新的方法,之前那么多内容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面试最重要的不是说服考官,而是说服自己。
然后再强调下,我这篇文章不是专门写给我这个专业的小伙伴看,而是想尽可能对各行各路的小伙伴都能有点帮助,所以文中没有太多专业内容的举例(真还有哪个可怜的财政学小伙伴看到这篇不要打我,想了解再问就是么么哒)。
祝大家顺利通过A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