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德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9|回复: 0

德国新冠确诊人数可能为46万例;​欧洲抗疫失败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5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20-4-10 0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4月9日20时45分,德国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已达115195例,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为4241人。死亡总人数2349人,死亡率2.04%。

▲ 数据来自51deguo论坛: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德国实时疫情,51deguo论坛“新型冠状病毒”版块实时更新德国各州疫情数据,方便大家查阅。点击直接进入疫情实时数据页面


专家估计德国新冠实际确诊人数大约为46万例

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实际数量可能大大高于全球各国卫生部门正式登记的数字。德国哥廷根大学两位研究人员博默和福尔摩分析了最近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月刊上的一项研究中的数据。这项研究考察了新冠病毒死亡率的估计值以及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用以评估官方病例记录的质量。

德国两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数据显示,各国检测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平均仅为总数的大约6%。他们说,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真实数量可能已经达到数千万例。

福尔摩是哥廷根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他说:"这些发现意味着,各国政府和议会在依据病例数量制定政策时需要格外谨慎。"

他警告说:"各国在病例检测的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极大误差,意味着官方病例记录在很大程度上不够充分,不足为据。"


全球感染病例可能达到数千万

博默和福尔摩估计,截至2020年3月31日,德国新冠病毒感染实际数量大约为46万例。用相同的方法,他们推算出美国感染数量可能超过1000万例,西班牙超过500万例,意大利约为300万例,英国约200万例。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统计,同一天全世界通报的确诊感染数量为大约90万例。

两位研究人员说,"尽管在(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这项研究撰写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全球确认病例不足一百万,但我们估计实际感染数量达到数千万例。"

两位研究人员认为,检测的不足和延迟可能是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死亡率(相对于官方通报的确诊病例)比德国高得多的原因。他们估计,德国的确诊病例占全部感染病例的15.6%,而意大利仅为3.5%,西班牙为1.7%。美国和英国甚至更低,分别为1.6%和1.2%。

而一项大概在两周前开始的在德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北威州的海因斯贝格地区进行的官方调查,也证实了两位研究人员的论断。病毒学家施特雷克周四(4月9日)宣布了初步的结果。在疫情最严重的刚厄特(Gangelt)镇收集的500个样本中,有15%显示受试者目前感染,或曾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两位研究人员呼吁各国提高检测该病毒最新感染情况的能力,采取措施隔离感染者并追踪接触者。

他们警告说,如果各国不这样行动, "新冠病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不会被检测到,疫情再次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欧洲抗疫失败,正走上群体免疫的血腥之路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近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欧洲正走上群体免疫的血腥之路"。文章中,他认为欧洲的实际情况就是在"羞羞答答"地走向群体免疫。

作为论证,胡锡进指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死亡数据在达到单日死亡五六百以上的高峰后,逐渐稳定。意大利人口和湖北一样多,死亡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万5,是湖北省的5倍,它的死亡人数肯定要超过2万人,有可能最后是3万左右。另外,胡锡进称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有一个小镇据说已经有67%的献血者都测出了病毒抗体,但是伦巴第大区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他问道:"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也这样搞,放任感染和死亡,仅仅达到意大利的死亡率,全国就至少要有50万至60万人失去生命,多么恐怖。老百姓能接受吗?"

就此,他评论称:"群体免疫实际上是用无数尸体铺出人类的未来,我认为它只是抗疫失败的一个好听名称,是块遮羞布。它是对人道主义的背叛。"在他看来,群体免疫是21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资本主义正对这样的罪恶念头半推半就。"


德国有关"群体免疫"的讨论

在德国,"群体免疫"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权威病毒学家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在向媒体解释病毒传播原理时,提到在60%至70%的人感染病毒后,人群的自然免疫力将导致病毒无法继续传播,首次让公众接触到有关"群体免疫"的讨论。当时这一说法还引起了舆论的震惊和不解。德罗斯滕后来解释称,这其实是在传染病学基础上的数学推算,具体到新冠病毒,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此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讲话中也提到,德国最终可能会有60%到70% 的居民感染新冠病毒。

支持实现"群体免疫"的学者包括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罗泽(Ansgar Lohse)。他向德国之声表示,目前提倡群体免疫的前提是在把65岁以上高危人群隔离开来。从德国的情况来看,除了实现群体免疫,没有别的选择。

罗泽指出,德国目前所追求的"让感染人数曲线平缓"的做法,其实已经走在了实现群体免疫的道路上,只是没有明确的对外交流。他向德国之声表示,德国政府目前也已经意识到群体免疫是唯一存在的选项。他认为,让中小学重新开课是在可控的情况下允许感染发生,实现群体免疫的一步。因为各种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对年轻人的伤害最小,而且他们大部分人的家长和老师也都不属于65岁以上高危人群。罗泽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更加有效保护高危人群的同时,允许低风险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实现群体免疫。

在德国,对"群体免疫"概念批评声音最大的包括社民党卫生事务专家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针对罗泽的上述表态,劳特巴赫4月4日发推文表示:"我也感到非常震惊的是,泽和其他人在今天的'每日新闻'(Tagesschau)里要求实现群体免疫。就算按照最低的死亡率,也意味着德国最多会有50万人死亡。我们目前的目标应该仍然是在疫苗出现前,尽量减少感染病例。"

劳特巴赫在推特上的此番表态获得了4503个"赞",有些德国网民的评论,和胡锡进在最新发文中表达的"提这种建议的专家,就应该让他们带着自己全家和整个家族先全都感染上,给世界带头"的说法类似。名为"Ingo1960"的用户说:"我感觉回到了中世纪。仅为了实现群体免疫就要牺牲50万人的性命。好吧,谁会想不去死呢?要牺牲这么多人性命的病毒专家究竟是什么人?我很高兴的看到他会成为第一批为了群体免疫而感染病毒的人。"

面对这样的批评,罗泽表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德国不追求实现群体免疫,也没有其它的可能性来应对新冠疫情危机。因为如果让目前实施的各类禁令继续下去,会对德国的经济、社会、教育以及医疗体系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从他个人专业领域来说,罗泽已经看到许多包括身患癌症、糖尿病、精神病等非新冠肺炎类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和全面的救治。而且,医疗领域的人工费用和购买医疗设备的资金都需要一个正常运转的经济体系所维持。"我们现在的做法可能对于新冠病毒患者说是好的,但所付出的代价是让其它医疗领域的保障明显变得更差。"。

按照罗泽教授自己的说法,学术界持他这种想法的同仁不在少数。他指出:我们能达成一致的是。不能只关注新冠病毒。不然从长期的角度来说会酿成更大的损失。罗泽向德国之声表示:德国目前实现群体免疫的速度还不够快。从目前的数字来看,要实现群体免疫需要3年的时间。"这是德国社会无法承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德国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8 02:01 , Processed in 0.0330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