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同“德国权威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副所长沙徳(LarsSchaade)警告说,不能任由疫情如此发展下去,人们必须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遵守卫生规定,这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表示,"没有其他办法",若不这么做,疫情就有可能失控。”、“专赴巴符州向公众介绍这一研究结果的沙德教授表示,比例如此低,无法阻止第二波疫情。他解释说,为形成所谓的"群体免疫"需要有60%至70%的人产生抗体。此外,目前也不清楚,体内抗体浓度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均足以保护当事人不受二度感染。”和“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还指出,该研究结果显示,库普夫泽尔的感染人数可能是当地卫生当局登记在案数量的4倍。不过,在当地接受调查人员中未发现有新感染病例。沙德教授指出,总起而言,它证明,卫生规定和社交距离也在当地起到了作用、遏制了病毒的传播。”的观点。
2. 旅游风险的提示是必要的,与德国境内机场、火车站等设置的COVID-2019病毒检测服务是配合保护和促进德国公民健康。
个人观点,供参考。
---
“单位每次安排民科的工作,无论远近、时间长短、艰苦与否,民科都任劳任怨,不计报酬认真干,也没有违反单位规定的劳动纪律,甚至之前在岗期间公积金缴纳没有随工资上涨民科也没有争。2020年5月21日,35岁的民科参加国资控股上市资产证券化公司某央企四级管理施工公司的人事争议仲裁,6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裁决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期间待岗生活费。此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后,单位在基层法院就劳动人事争议起诉民科。8月5日基层法院开庭,估计10月底前可能签取基层法院判决书。待岗生活费、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估计要等段时间解决。目前住房公积金只要解决不了就只能电话目前公积金中心和省劳动监察部门或政务网络平台投诉。如收到判决或裁定书15日内,单位或民科上诉到中院(上诉状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等的模板大致类似),估计二审可能3个月审判完毕。目前“一裁两申”,估计最晚劳动人事争议可能2021年6月底前结束。劳动人事争议完全结束后,可能会强制要求调岗、转岗培训,或又会调令去项目工地一段时间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之后可能还会遇到央企竞聘上岗后依据职位职责关键量化业绩指标对比的绩效信息化契约考核和央企重组混改优先股或证券员工持股裁员分流的问题,届时先看看经过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董事会或其授权职业经理人团队方案再说。若获得Kavli奖的话,希望可以在2021年领取挪威科学和人文学院的Kavli奖金。”
“民科在某央企是经常到一个项目没多久就回,虽然单位不能或不愿明说理由,其实也没什么客观依据,不过,民科虚拟参加某全球第一强国NASA在内的科研项目,短则3年,长则5年,就要虚拟换一个科研项目或单位后被告知,也不知绩效和反馈如何,好在有的科研项目对民科还是很好,民科希望以后可以实地参加并同时虚拟保持科研项目参与,contributionand reputation。民科希望有相应的必要应得收入和现实科研荣誉,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
德国可以考虑优化德国基础社会福利制度,征收社会保险税和公民不再缴纳国家法定社保,并且国家市场购买保险公司服务提供全民法定统一社保(国民基础社保)和按照全国统一中位工资水平的50%额度发放公民月度国家电子消费券,月度国家电子消费券不消费可以选择季度或年度现金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