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先放个图。
考完后跟朋友开玩笑,如果能得到sehr gut的评价,就一定写一篇经验贴还愿。其实也谈不上经验,最多只是自己经历的一个记录。另外考前在本论坛上刷到两篇同英专姐妹写的经验贴,受益匪浅,但我和她们面试的风格和内容差异还挺大的,遂也想总结下自己备考和面试的心路历程。附上这两篇经验贴的链接
我觉得英语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有很大的优势,一是在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像其他专业先总结中文资料,再翻译成英语,所以在复习时间和任务上缩短了一大半。二是英专生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听力口语训练,在与考官交流时基本没有太大语言障碍和心理压力。
【时间线】2021年12月9日邮寄材料,2022年1月26日材料审核结束,2022年4月27收到邮件,通知我5月11日下午参加面谈;5月12日下午查到审核通过,5月17日收到审核证书。
【前期材料准备】按照APS官网清单一份一份资料开始准备。本科学校档案室的管理极为电子化,我只需要在官网提交申请,网上付费,就直接把所有需要的密封件邮寄到家了。研究生学校有点麻烦,档案室只收现金,也不支持快递。幸好我有留校读博的舍友,所以委托她帮忙取材料和邮寄。另外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要记得交一份表格式简历,简述毕业后的经历。
【备考】之前也提到了,英专生比其他专业的考生任务轻很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想着都是语言学习,所以我同时在准备雅思和APS。前期主要是按照本科和研究生的成绩单将所有的专业必修课都过了一遍,大概用了一周时间准备所有纸质稿。后面几天就是背诵和理解这些资料。由于毕业多年,我手上没有任何教材,都是依赖知网的论文,以及在必应、百度上查到的资料。我将每门课整合成一篇小文章(按照熟悉程度和课程难易,重要程度,三四行到一页A4纸不等),或者形成一个思维导图(如下图)。但是!我忽略了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校公选课。结果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了两门专业限选课和一门任意选修课(这三门课和英语学习只有一点点联系,所以我复习的时候没放在心上)。提醒小伙伴们,只要是课程表上和自己专业有一点点关联的课程,也要准备几句能应对审核官的发问,哪怕只是举几个例子。
复习举例:以上是英汉对比这门课程的思维导图,但其实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根本介绍不了这么多内容,所以我还会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再总结出自认为最重要、最容易记忆和举例子的三点。虽然导图里总结了十点区别,但我最后选定了三点自己最容易举例子的加以记忆。
比如第一点综合语和分析语,由于德语是典型的综合语,备考时我脑补为了拉近和考官的距离,把德语也加进去对比了。第一步先把专业术语甩出去,表明自己确实是熟练这些专业用语的。 “German is a typical synthetic langu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inflected forms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 While Chinese is a representative of analytic language, which frequently uses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However, modern English stands in between, it is a 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
第二步为了表明自己确实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开始举例子:比如德语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能够看出大部分主语是什么,ich schlafe, du schläfst, er/sie/es schläft, wir schlafen, ihr schlaft, Sie/sie schlafen; 汉语不能通过动词的形态分辨主语,因为不管是你我他,我们,你们,他们,她们睡觉,都是用“睡觉”这个词;英语作为综合-分析语,它既不像德语分得这么细,但也不像中文一样一个动词走天下,而是分成了两种形态,I/you/we/they sleep, she/he/it sleeps. ………
考前一天在酒店,我让其他专业的好朋友帮我模拟了一下面试,提前想象和熟悉了下考试的氛围。我感觉这个模拟非常有用,主要在心理方面起了重要的安抚作用。
【面谈】之前在本论坛刷到的经验贴,小姐姐说考官体谅她毕业多年,所以问了她是否还记得上了什么课,以及最喜欢的课程是哪些。但我的考官,他不按这个套路出牌啊!!我看到他旁边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七八行字,而且感觉他像赶进度一样,不停地问我问题,有很多问题我还没答完,他就打断开始问下一个了。一进去是自我介绍,以及为什么要去德国留学。我因为过了大学德语四级和歌德B2,刷别的帖子说可以用德语自我介绍,之后的回答再切回英语,于是我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结果那个背得滚瓜烂熟的德语自我介绍,在我望向主审核官深邃的大眼睛时忘得一干二净。 主审可能看穿了我在努力回忆努力背课文的痛苦面具,没等我自我介绍完,就打断我,拿起我的本科成绩单开始问问题。如我在前文提到的,他居然问了我没有准备的两门专业限选课和一门任意选修课(分别是大一上、下学期,以及大二下学期)。我一听到问题就懵了,但并没有向考官解释说因为时间久远,早就忘了,而是下意识地从另一门课程里拉了一些例子来救场,还有一道题我直接用了刚刚笔试里的例子。我感觉这些例子好像也不是那么合适,但语言这个东西比较灵活,说着说着好像又能圆回来。就像其他经验贴一样,我觉得记住各知识点对应的例子非常重要。因为例子确实会让整个谈话生动许多,而且我们自己也更容易记住例子,而不是枯燥的理论。
问完本科的课程,审核官拿出了研究生的课表,开始问研究生的课程。幸运的是研究生的课程是我一直比较擅长的,也跟我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比较相关,所以我回答得比较详细,也讲得比较接地气。在审核的最后一两分钟里,审核官问了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这是我之前早已准备好的,于是就按照套路说下去。没等我讲完,就被打断说面试结束了。
【突发状况】1. APS考前一周,我才突然发现雅思口语考试和APS面谈时间冲突了,都在11号下午。我赶紧联系雅思看是否能够调整时间,对方回复说要当天带着“注有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考试科目及时间并加盖负责部门公章的考试证明”至考点向主考老师提出口试调整申请,且他们无法保证一定能调整成功。很明显,APS的面谈通知里没有考生的名字和身份证号,更不要提要得到他们的公章了。由于这两门考试都很重要,价格也都不便宜。虽然内心清楚这种情况肯定是保APS,放弃雅思,但利令智昏,我想着雅思已过申请改考时间,也不给退费,要不试试给APS写邮件申请调整面谈时间(为我的天真流泪),审核部老师邮件回复“请提供因不可抗因素无法出席面谈的相应证明”,我顿时清醒了,赶紧放弃雅思。但在这期间不停地协调两个机构的时间,最后发现是一场空,又回到了原点,我内心极度劳累和无力,也因此耽误了两天宝贵的复习时间。如果一开始就放弃雅思,或许我的心境也不会变得如此糟糕。(后续是由于雅思考场老师安排的失误,导致很多考生错过了口语考试,而我因为幸运,在一周后进行了口语补考,不过这又是另一个不相干的曲折故事了。)
2. 去APS审核的前一天,发现航班被取消了,担心改签后的航班再次取消,我订了六个小时的高铁。在高铁上,我一直在车厢间的窗口自我模拟面试。
至此,留德之路跨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回过头看,APS真的不难,但是需要认真对待,只要认真复习了,都能通过。祝大家考试和留德之路一切顺利!
|